刘亚楼将军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和独特的管理方式而闻名,特别是他极度反感论资排辈、以职务高低论英雄的做法。他的个性鲜明,总是以实际能力和贡献为标准,常常让那些自以为是的干部出丑。一次开会的经历,就是他坚持原则的一个典型例子。
有一次,刘亚楼从苏联访问归来,忙于处理大量工作。他决定在空军司令部召开会议,并要求秘书提前发布通知,定在某月某日某时于会议室举行。以往的会议,司令部会议室并不大,通常只能容纳有限的人数,因此一般会先安排高级干部开会,普通干部和战士只能等在后面。而这次,刘亚楼特意强调,先让普通战士和职工开会,再由干部们接着开。他希望这样能够体现对普通战士的尊重。
然而,由于秘书沟通不清或是干部们理解错了会议安排,大家纷纷涌入会议室,甚至按照以往的习惯,干部们毫不犹豫地坐在了前排,战士们和职工只能被安排到后排,许多人甚至站着听会。这种安排本应无可厚非,但刘亚楼一到现场便怒不可遏。他扫视着前排的干部们,猛地指着他们大声质问:“谁让你们来的?!”
展开剩余73%在场的干部们面面相觑,不明所以。按惯例,他们早早到场是为了开会,但现在却遭到训斥,这让他们一时间不知所措。最终,一位将军壮着胆子站出来解释,然而,刘亚楼并没有丝毫的宽容,反而愈加愤怒。他指着前排的干部们,怒斥道:“今天是给战士和职工开会的,你们来凑什么热闹?你们把座位占了,战士们应该坐在哪里?你们看看,现在有多少战士只能站着,成什么样子!”
随着气愤的语言,刘亚楼的声音也越来越大,他最终命令:“现在,我命令你们立即站起来,向后转,离开会议室,去干你们该做的事!”这些干部们顿时面红耳赤,愣在原地,没人敢反驳,纷纷站起身,急忙走出了会议室。
待他们离开后,刘亚楼让战士们和职工们坐到前排,会议顺利开始。会议室内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,大家都为刘将军的公正和果断而深感敬佩。这一幕,充分体现了刘亚楼的威严与公正,对待不公不义的事,毫不留情,正如他的绰号“雷公爷”。
还有一次,空军司令部组织了一场戏剧观看活动,工作人员为几位空军领导准备了特殊待遇——在前排正中放置沙发,还配上了果盘、点心和茶水。刘亚楼看到这一幕,眉头立刻紧蹙,随即开口问道:“这是谁安排的?”工作人员回道:“这是吴政委安排的。”刘亚楼冷着脸说道:“以前国民党看戏时才这么做,难道我们也成了国民党?”话音未落,他便命令道,“赶紧撤掉这些东西!”
工作人员解释道:“吴政委担心大家看戏时间长了,会饿渴……”但刘亚楼不等他说完,便语气严厉地回应道:“那是他,不是我!以前打仗时一天不吃不喝都没事,现在看场戏就不能忍了?要是他饿了就给他留着,我可消受不起!”工作人员一时语塞,不敢再多言,立刻将沙发和果盘撤走,换上了普通的椅子,大家也都坐到了原来的座位上。至于吴政委,在刘亚楼面前自然不敢多言,最终只能忍着饥渴,与大家一起安静地看完了整场戏。
还有一次,新疆军区为了感谢空军司令部,送来了一车新鲜的哈密瓜。由于数量有限,后勤部门只分配给了几位首长。刘亚楼看到后,立即问:“大家都有吗?”后勤部答道:“本来瓜不多,分不过来,只给了几位首长。”刘亚楼严肃地说道:“这是人家感谢空军的,不是感谢几位首长的。既然分不过来,就切开分,每个人都有一份。好好算算,司令部有多少人,就切成多少块。”
在刘亚楼的坚持下,空军司令部的每一位人员,包括司机、厨师、卫兵等,都分到了香甜可口的哈密瓜,大家从嘴里品尝到的不仅仅是甜美的果实,更是刘将军对每一位员工的关心与公平。
然而,刘亚楼虽然拥有如此高尚的品质,但他却未能享有长寿。1965年5月7日,年仅55岁的刘亚楼因病去世,正值壮年,正当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,这个伟大的将领永远离开了我们,令人深感惋惜。
(参考资料:《开国将军轶事》《文史博览》)
发布于:天津市盛达优配-场内配资平台-正规配资官网-中国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